•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信息 > 正文

新闻信息

化工学院开展“百本经典诵读”主题活动

来源:       时间:2021-03-11      点击量:

2月1日,化工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百本经典诵读”主题活动,依托寒假时间在党团组织中热烈开展,号召化工学院全体同学积极阅读《西安交通大学百本经典(2020版)》书单内的书籍,推动“四个一百”育人工程,重温经典著作,分享个人心得,推荐所读内容,引导青年学生从自己的视角主动思考。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学生积极响应诵读“百本经典诵读”倡议,掀起阅读活动浪潮,现已收到学生投稿数万字的阅读感悟。

马祥在阅读《平凡的世界》时感叹,生活的磨砺总会让蓬勃昂扬的内心渐渐枯萎,但是总有许多感动让我们韧劲十足。能治愈一切创伤的永远是爱,而不是时间。凡尘倒影书中尽,人生百态自从容,且去行走在这个平凡的世界。

崔晨乙在阅读《时间简史》时表示,与整个世界相比,我们人类这一存在,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维度都太过渺小。每每读到这里,我总是想到遥远的宇宙边界,想到140亿年前的宇宙洪荒,然后觉得呼吸不过来,随之却又释怀了。小到平民百姓,大到威震天下的人物,放在宇宙尺度,我们都是一样的卑微存在,而我们却又在这一片天空下相遇,共同生活,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的偶然。然后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无意义的争斗又是为了什么,那些杀戮、恶意又是为了什么,我们真正的目标从来都应该是星辰大海。

易义坤在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表示,这本书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地领略到了总书记那不畏艰难、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精神,更体会到了爱学习、能吃苦、有追求、敢担当的重要性。这本书对所有的当代青年都有着重要的精神指引,告诉了我们不仅自身要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还要学会把握时代机遇与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在社会大舞台发光发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袁守正在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时学习到,我们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破开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全体党员要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检查自己、要求自己,切实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李凤迪在阅读《傅雷家书》时表示,娄适夷先生在为《傅雷家书》撰写代序时写道: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在这本书中我同样感受到了一位满是个性的爱国知识分子是如何让在艰难的环境下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

化工学院“百本经典阅读”主题活动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推广经典图书的阅读,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这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读书分享的平台,培养了对经典著作的热爱之情,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字:郭盟亚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部分优秀阅读作品如下:

《时间简史》

崔晨乙 化工学院 4120116005


每个人在自己小时候或多或少都对浩瀚的星空产生过向往,长大后的今天,人们对深空的探索更是进入了跃进的时代,美丽星空的秘密正在一件件地被揭开。很多奇特的理论对我们常人来讲很难理解,但是不妨碍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好奇,那就是我们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

正是在33年前,一位充满传奇经历的伟人试图向我们展示这一切。史蒂芬·威廉·霍金——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将其三十多年来的对时间、对空间的思考与研究,通过一本叫做《时间简史》的作品向大家诉说。这本以“我们的宇宙图像”为开端的书籍,对包括宇宙的开端与终结、理论的统一性、黑洞的一生、时间旅行等多项前沿理论进行了浅显简要的述说,这些内容在满足我们对宇宙好奇心的同时,也让我们充满了思考。

《时间简史》被认为是一本科普性读物,总计卖出了2500万本,但他却是一本相当难懂的读物。它不仅讲诉了许多人都略有耳闻的宇宙大爆炸、时间旅行、黑洞等故事,也讲诉了基本粒子和自然力,黑洞辐射等许多大学课本上都不会讲诉的东西。再加上不同章节中对科学史叙述的重复与错序,不沉下心来字斟句酌还真的挺难读下去的。从这个角度来思索,这确实是一本好的科普读物,人们只需要对里面的概念有个初步的映像而不必完全理解他,不然就成了小小的物理学家了。同时他也可以让感兴趣的人对后续知识的获取充满向往,进而改变他们对未来的行动。甚至它可以磨练普通小朋友的耐性,这样一本多功效的作品确实完成了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至于难以理解反而不重要了。

除了科普性以外,这本书也是霍金先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本书不时存在的诙谐的语句中,我们能感受到霍金先生的形象,可爱、顽强、幽默。霍金先生喜欢与其他人打赌,而且总是故意输给他们,然后看他们与家人的反应,这样一个幽默风趣的形象与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瘫坐在椅子上的形象是那么的不同。也许,霍金先生也是想从这本书来向我们诉说他的不屈服,这样想来又不免有些可惜,命运总是这么残酷。

同时,这本书也是一本好的人生的教育的书。在这本书的科学史简略中,我们总是能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个人提出了一个理论在一段时间内被接受,但是在之后却被证明是错误的,包括爱因斯坦也出现过宇宙常数这种错误。这就告诉我们,没有人能确保自己一直是正确的,我们只能一直进行判断,直到出现错误的那一次,然后我们知道要改正,所以我们要有科学认知与理念。同时我们还要有用于承认的勇气,爱因斯坦和霍金本人都曾犯过错,但是他们都能勇于承认错误,然后他们依然受人尊敬。这不是因为他们是伟人而受人宽恕,而是他们能及时纠正自己使他们伟大。这本书中还蕴藏着更多的人生哲理,需要不同的读者去发现属于自己的人生哲理。

最后要谈我自己触动最大的一点,那即是这个世界的广袤。与整个世界相比,我们人类这一存在,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维度都太过渺小。每每读到这里,我总是想到遥远的宇宙边界,想到140亿年前的宇宙洪荒,然后觉得呼吸不过来,随之却又释怀了。小到平民百姓,大到威震天下的人物,放在宇宙尺度,我们都是一样的卑微存在,而我们却又在这一片天空下相遇,共同生活,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的偶然。然后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无意义的争斗又是为了什么,那些杀戮、恶意又是为了什么,我们真正的目标从来都应该是星辰大海。

我们整个人类都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幸运与传奇的见证。


《围城》心得体会

周升辉 化工学院 4119116002

《围城》最让我震撼的是第一页写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句话不仅是对婚姻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正处于各行各业的我们的真实写照。一部好的作品,历经千帆,浪沙淘尽,终成经典。

《围城》一共读过两遍,一次是高中时期,一次是博士研究生期间。时期不同,人生阅历不同,体会不同,幸好我没有因为“读过”而错过再次阅读《围城》的机会。以前,眼里见到的是方鸿渐与书中不同性格女性的之间的爱恨纠葛;但现在,我能看到方鸿渐对三闾大学教授职位那种围城里外的心理变化和态度,也能感受到方鸿渐与赵辛楣之间珍贵的友谊,在婚姻的围城里孙柔嘉对方鸿渐一直不离不弃,如果孙柔嘉和方鸿渐能善待对方,在婚姻的围城里,他俩是可以努力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

在《围城》里我最喜欢的人是赵辛楣,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没有被钱钟书先生辛辣讽刺过的人。他身在官场,活得通透,却没被官场的恶习浸染,知世故而不世故。他痴情,喜欢了苏文纨十几年,因苏文纨与别人结婚离开去三闾大学,而离开三闾大学也是因为与长相与苏文纨相似的汪太太传出绯闻。他重情重义,真心帮助方鸿渐。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教职工作是赵辛楣想让方鸿渐离开苏文纨而获得的。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俩人相知,相惜,几经波折,在即将到达三闾大学时,他的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且慢,你听我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而现实生活中,却恰恰相反,我们通常是先结婚,后蜜月旅行,人们大多是在婚后将自己各种恶习展现给了对方。在三闾大学,赵辛楣也护着、帮着方鸿渐,方鸿渐被迫离开三闾大学也是赵辛楣帮忙找的报馆工作。方鸿渐被孙柔嘉设计在一起,也是在赵辛楣的暗示与提醒之下,才明白孙柔嘉的手段。当方鸿渐辞去报馆工作,他也愿意找赵辛楣在重庆帮他某事业。虽然,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但人生能遇上一个如赵辛楣一样的朋友,那得逃过人生多少坑啊。

喜欢《围城》讽刺性的语言。“第一:女子无貌便是德,所以漂亮女人准比不上丑女人那样有思想,有品节;第二:男子无口才,就表示有道德,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人。”搞笑吧,韩自愈被聘为系主任,因为他有博士文凭,而方鸿渐没有,就成了副教授。实际情况是,韩自愈跑到方鸿渐宿舍探听方鸿渐学历一事儿,就怕方鸿渐把克莱登大学的事儿抖出来,他们俩在互相试探。方鸿渐也从这件事儿里领悟到,撒谎是要分段位的,撒谎也是一件令人开心愉快的事儿,就像高松年和韩自愈。当谎言说服了自己,那就是自我欺骗成功了。

《围城》也讽刺了当时国内参差不齐的医疗水平。“同乡一位庸医是他邻居,仰慕他的名望,杀人有暇,偶来陪他闲谈。这位庸医在本乡真的是‘三世行医,一方尽知’,总算那一方人抵抗力强,没给他祖父父亲医绝了种,把四方剩了三方。”看了这段除了想笑还是想笑。当时人口死亡率很高,原因之一就是有这群庸医的存在吧。在我记忆里,和我同龄的女小孩的妈妈,就是吃了一个老中医的药,不久后,就去世啦。当时医生的准入门槛很低,不需要工商部门、药监部门或是需要专门的医护执照,就开始行医治病了。我看见方鸿渐的父亲在看到一本小说里的药方,就摘录下来,把这药方用于实际的治病救人,可没有科学的试验验证药物的病理性和可行性,是药三分毒,胡乱用药,终会导致人生意外。方鸿渐的三弟媳,生完孩子后,精神不太好,也不愿意照看孩子,肚子慢慢大起来了,方鸿渐的父亲就开了几服不知从何处得来的药给弟媳吃,见病情不得好转,才请西医,检查才知,三弟媳怀孕了。哈哈,如果药性足够强的话,我猜测,孩子是否已经被流掉了啊!哎,那个时代,愚昧的人太多,有些人干着治病救人的活,实际是在杀人。

《围城》固然有趣,但更有意思的是钱钟书先生。有一个来自钱钟书的经典说法“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一个外国读者想认识钱钟书,被钱钟书拒绝了。这是一句很经典的人的话,让人无言以对。的确,好的作品,不一定就和作者的经历有关。但另有一句话叫“喝水不忘挖井人”。从杨绛的口中,我们知道的是,钱钟书笔下的《围城》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部分人物原型来自现实生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虽然钱钟书是无锡人,但他也算是书香门第,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一家人都是会诗书礼乐的。此外,钱钟书和杨绛都是清华毕业,钱钟书是正儿八经的巴黎大学毕业的博士,留学英国,是公费留学的。杨绛是自费留学的。而且,钱钟书是破格在清华大学聘为教授的。他既不是方鸿渐,也不是赵辛楣。书里大多是情节和人物是来自想象。他的围城,是拿给钱钟书父亲看过的,他的父亲并没有觉得方父与自己有什么相似之处。除了钱钟书的父亲,喜欢将钱钟书的书信贴在一个本子里收藏。

通过钱钟书,也让我意识到,人生另一半的重要性。羡慕钱老先生有一个亦读者亦朋友的妻子,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可赚足了我的眼泪。杨绛在《围城》的后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我们同看我编写的话剧上演,回家后他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我大高兴,催他快写。那时他正偷空写短篇小说,怕没有时间写长篇。我说不要紧,他可以减少授课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很省俭,还可以更省俭。”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定有一个支持自己的女人。在《围城》开头,钱钟书就在序言里说,想感谢杨绛。从这句话里,我想钱钟书的确需要感谢自家老婆。一方面:钱钟书的围城,是在杨绛的鼓励下才进行的,虽然家里经济困难,但杨绛安慰说,家里可以再节俭一些,可以为钱钟书的创作留出时间;另一方面,杨绛懂钱钟书,他们是相辅相成,一起成长的夫妻。杨绛又写道“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等我是外行,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可是我急切要看钟书写《围城》(他已把题目和主要内容和我讲过),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患难与共,糟糠之妻。杨绛是一个书香女子,不会劈柴生火烧饭洗衣。但她为了节俭省钱,为了给钱钟书的创作留出时间和空间,自己独自承受自己不会干的事儿。羡慕钱钟书能得到一味如此贤惠的妻子。同时,读者与作者的身份,让钱钟书的创作充满成就感。是杨绛的热情和激情,催促着钱钟书抓紧书写进度。人生能获得一个互补和互相欣赏的伴侣,人生一大幸事。我喜欢杨绛的《我们仨》,喜欢里面轻松愉快的氛围。

总之呢,就是很喜欢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喜欢他起到好处的比喻,将内心情感用可感可知的事物表述出来,很是厉害。形容人的妆容厚重,就说那是涂墙壁,脸上妆容被汗水弄花了,就说是梅雨后的墙壁。他的言语夸张讽刺,却让人读得捧腹大笑,笑后后引人深思。方鸿渐,我不知道如何评价他,从开始的青涩,很容易就被风流的鲍小姐勾引住了。后面,遇到苏小姐,苏小姐的月下引诱,方鸿渐还是没忍住,亲吻了苏小姐;然后是对唐晓芙告白失败;去三闾大学的路上被孙柔嘉看上,被用各种计谋骗进婚姻的围城里;其实,这个围城不是孙柔嘉为方鸿渐构造的,是方鸿渐自己自愿进来的,毕竟,结婚前,在赵辛楣的提醒下,方鸿渐是明白了孙柔嘉的心机。说实话,孙柔嘉使用计谋争取到了她与方鸿渐的婚姻,这是她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虽然方鸿渐对孙柔嘉态度还行,但他懦弱,承担不了事儿,点睛银行的工作是前老丈人安排的,去三闾大学的差事儿是赵辛楣谋取的,报管的工作也是赵辛楣谋取的……方鸿渐最终一事无成,老婆也可能离开了,挺悲哀的。

但值得庆幸的是:方鸿渐始终是一个善良的人,他能直面自己的内心,没有欺骗过自己,是一个想恨恨不起来的人。


关闭

地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19号楼  邮编:710049
电话:(029)88965843
Email:scet@xjtu.edu.cn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