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信息 > 正文

新闻信息

心怀“国之大者” 勇攀科学高峰

——访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陕西获奖代表

来源:       时间:2024-11-27      点击量: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现场(资料图片)

陕西日报记者 霍强

访谈嘉宾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 杨贵东

11月17日,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陕西共有6名青年科学家获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是由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立的奖项,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多年来,一大批陕西青年科技工作者以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为起点,勇攀科学高峰,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科技战线的中坚力量。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杨贵东教授,请他就加强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热点话题进行分享。

问:您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领域成绩斐然。请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和成果,谈谈对加强基础研究的建议。

杨贵东: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基础研究做不好,成果转化和应用就不能有效实施。

氨可用于农业生产、医药化工、储氢等诸多行业。低能耗、低碳排放的绿氨合成是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重大需求,也是国际公认的难题。我和团队建立了全新的基于“光伏供电-供能+低温微波等离子体活化氮气+光电催化反应+产物吸收分离”等多单元过程集成的成套变革性绿氨合成工艺,推动了国际变革性氨合成技术发展。

问: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陕西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系列政策,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团队在成果转化方面进展如何?

杨贵东:科技成果转化复杂且漫长,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化应用,从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到应用,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我们团队成员受益于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等“三项改革”政策,不断践行西安交通大学“1121”产教融合新模式,在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背景下,去年,我们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在榆林建成了全球首例百吨级光电催化合成氨技术应用示范系统,打通了以空气-水为原料多单元操作的光电催化合成氨全流程工艺路线,实现了全球变革性光电催化合成氨成套技术从实验室到工业示范的重大突破。

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科教资源富集,如何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杨贵东: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我们将加强技术攻关、从绿氨合成工艺、催化剂、反应器及装备、系统集成和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创新,助力陕西能源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科创人才。要整合资源,加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培养造就大批人才。

关闭

地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19号楼  邮编:710049
电话:(029)88965843
Email:scet@xjtu.edu.cn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