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化工学院张早校教授团队——绿色高效能源化工装备技术团队发扬西迁精神,响应学校搬迁创新港的号召,正式开始了搬迁工作。
尽管疫情延误了创新港建设的整体进度,但自5月23日学生返校以来,团队成员就开始加班加点为校区搬迁做准备。张早校教授向团队老师们强调,既要保证搬迁工作的有序进行,又不能因为搬迁而影响学生们的实验进度。因此团队决定先整理实验暂时用不到的零散物件,至于一些大型的实验台,则是等学生做完实验后,再进行搬迁。
“铁疙瘩们”不好搬
水泵房中工业二氧化碳捕集实验台,喷射塔和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拆卸和搬运是本次任务的最大难点,这几组设备占地约50平方米。工业二氧化碳捕集实验台位于一个12平方米左右的金属基座上,其中的CO2吸收塔直径约0.6m,高2m;喷射塔高约1.2 m,最大直径0.5 m,被固定在金属支架上;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长约3m,直径0.4m,重达1.5吨。如此大型的设备的搬迁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项非常困难而且危险的任务,而且这些重型设备是张早校教授团队多年来科研成果的结晶,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参与搬迁的余云松老师说:“从交大毕业后,我就留在了化工学院任教,管理这些设备已经好多年了,现在要搬迁了,一定要把它们保护好。”
齐心协力渡难关
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完成大型设备的搬迁,是一直萦绕在王斯民、余云松等老师脑海的问题。为了这些设备的搬迁,两位老师早在五月份就开始对各个实验室进行调研,他们在充分考虑了各个实验室中设备的数量,重量,体积,搬迁方式,出入路线和搬运车的承重能力等因素,在与设备厂家,搬运公司和技术人员各方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搬迁方案,选择让专业的搬运工人在老师和学生的指导下进行大设备的搬迁。
考虑到设备搬至创新港还需要再重新组装,王斯民、余云松老师嘱咐同学们在拆卸之前要对每台设备在不同角度拍照,且在每台设备以及重要管路上要贴好标签,易碎仪器外部还需要包裹减震垫。
6月4日至6月6日,课题组的老师和同学们每天从早上九点忙碌到晚上八点,终于完成了设备的拆卸和装箱任务。6月7日-6月8日,搬运工作如期进行,尽管下着大雨,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为了避免搬运时损坏设备,两位老师亲自到现场指导工人师傅,并组织学生利用叉车,手推车等工具将重型设备小心翼翼的放在搬运车上。王斯民老师说:“这次搬迁工作咱们虽然是厚积薄发,但不到最后一刻还是不能松劲儿。就像张迈曾书记说的,咱们要抓紧时间抢进度,赶在六月中下旬把创新港的研究平台建设好。”
6月8日,兴庆校区的大型实验台拆卸完毕,下午共6辆货车将各类实验设备及零部件等运送至创新港。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劳动,同运输工人们一起进行实验设备的搬迁,一直持续到8号晚上10点30分左右完成搬迁工作。
平台重建有序开展
6月9日和10日,团队开始进行零部件与大型实验台的组装工作。与拆卸实验设备相比,安装实验设备难度更大,因为不论是喷射塔还是换热器,它们都是在底座上面固定的,想要将一个重量超过一吨的大家伙举至离地1米高的地方,已非人力所能及,而且由于创新港实验室大门的限制,大型叉车无法进入到实验室内去,经过讨论,团队最后决定使用龙门吊进行大型设备的吊装。在吊装时,得益于前期各位老师所制定的详细方案,实验台重建工作有序进行,工人师傅们熟练的操作着龙门吊,老师和学生们告诉师傅们各个设备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大家通力配合,相得益彰,使得整个安装过程顺利进行。
谈起为搬迁付出的辛苦,王老师说:“建设好创新港是西安交大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身为交大人,我们都应该向西迁老前辈们学习,为创新港建设出一份力。”
硕士毕业生丁万成谈到:能够在毕业前夕参与到学院的搬迁工作中,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也十分羡慕师弟师妹们能在创新港工作学习,希望他们能把握机会,不负韶华,谱写更为璀璨的人生篇章。
张早校教授表示,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化工学院要在最短时间内搭建开展科研的坚实平台,在此基础上设计新的科研体制机制。“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希望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院全体师生坚持践行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责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夯实学科发展、团队建设的坚实基础,以更开放的思维和胸怀,迈开脚步,寻求合作,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支持,为学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